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經集部類
太平部
  九年
御制菩萨顶大文殊院碑记四十六年
御制中台菩萨顶碑记
 大宝塔院寺在显通之南五峰之中有阿育王所置佛
  舍利塔及 元魏时文殊
发塔因以为名明永乐壬午
  敕太监杨升重建佛舍利塔五年建寺万历七年慈 (第 17a 页)
  圣太后敕遣太监范江李友重修并建释迦 文殊

  利宝塔张居正撰碑十年正月为祈储遣太监尤用
  张本诣寺修无遮斋七日
 国朝
圣祖仁皇帝
敕赐 (第 17b 页)
昧陈闻伏愿陛下哀怜悾款鉴其愚实干
犯之愆乞垂赦宥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裴俭冯翊人也乡人吉翂为相州刺史 柳悦
主簿俭与
丹阳郡守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
至明通易老敕付太常旌举
徐勉为太子詹事天监中勉 (第 24b 页)
 督钱塘军事(宋书曰沈文季为冠军将军督吴兴钱/塘军事沈攸之反文季收杀攸之宗族)
(太祖加文季持莭进号/镇军将军西丰县侯) 督青冀军事(册府元龟曰张/冲为冠军将军)
(都督青冀二州北讨诸军事东昏时魏军攻司州冲军/主杜僧护力战大破之迁庐陵王北中即将司马加冠)
(军将/军) 领宁蛮校尉(宋书曰沈攸之为冠军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又进平寻阳徙)
(监郢州诸军事前将军郢/州刺史持莭如故不拜) 领骁骑将军(齐书曰 柳悦/
者惔之弟也) (第 26a 页)
或取大兄名以目之故有高四之名至今称也又问目
连舍利弗佛在已终如何重见答曰同名六人此目连
非大目连也至 宇文周时文殊
师利化为梵僧来游此
土云欲礼拜迦叶佛说法处并往 (第 7a 页)
文殊
所住之处名清
凉山遍问道俗无有知者时有智猛法师年始十八反
问梵僧何因知有二圣馀迹答曰在秦都城南二十里 …… (第 7a 页)
也西天竺国具有别传云岁长年是师子国
僧年九十九夏是三果阿那舍人闻斯胜迹躬至礼拜
又奏请欲往北代清凉山 文殊
师利菩萨坐处皇帝闻
喜敕给驿马内使及弟子官佐二十馀人在处供给诸
官人弟子等并乘官马唯长年一人少小已来 (第 8a 页)
精诚苦
行不乘杂畜既到代州清凉山即便肘行膝步而上至
中台佛堂即是 文殊
庙堂从下至上可行三十馀里山 …… (第 8a 页)
石劲利入肉到骨无血乳出至于七日五体投地布面
在上不起不食七日满已忽起踊跃指挥四方上下空
界具见 文殊
师利菩萨圣僧罗汉从者道俗数十人有
见不见复有一蟒蛇身长数里从北而来直上长年长年
见喜衔师脚过变为僧形 (第 8b 页)
诸人惧怕皆悉四散唯长年
一人心不惊动种种灵应不可具述律师又问天人曰
自昔相传 文殊
在清凉山领五百仙人说法经中 (第 8b 页)

是久住娑婆世界菩萨娑婆则大千总号如何偏在 …… (第 8b 页)
此方答曰 文殊
是诸佛之元帅随缘利见应变不同大
士天功非人境界不劳评泊但知仰信多在清凉山五
台之中今属北代州西见有五 …… (第 9a 页)
由或云汉明所立或云魏孝文
帝裁植古老相传互说不同如何为实答曰但是二帝
所作昔周穆之时已有佛法此山灵异 文殊
所居周穆
于中造寺供养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汉明之初摩腾法
师是阿罗汉天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其山形像似灵
鹫 …… (第 9b 页)
通化那繁补阙随机而作故大论一部十分略九自馀
经论例此可知冥祥感应历代弥新深会圣旨罕逢难
遇又蒙 文殊
指受令其删定特异恒伦岂以别室见讥
顿亡玄致者也又问邡州显际寺山出石像者何代所
立答曰像是秦穆公所造像 …… (第 12b 页)
白玉
所作其神现在其郭下寺塔育王所立见付嘱仪中又
问南海循州北山兴宁县界灵龛寺多有灵迹何也答
曰此乃 文殊
圣者弟子为此山神多造恶 (第 15a 页)
文殊
悯之
便来教化遂识宿命请为留迹我常礼事得离诸 (第 15a 页)


为现今者是也于贞观三年山神命终生兜率天别
有一鬼来居此地即旧神亲家也大造诸恶生天旧神
怜之下请 (第 15a 页)
文殊
为现小迹以化后神又从正法故今此
山大小迹现莫匪有由焉见付嘱仪又问沁州北山石
窟佛常有光明此像出来久耶 (第 15b 页)

甄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唐乌承玭与兄承恩人号辕
门二龙又如程明道诗以吕晦叔司马君实为二龙又
刘岱刘繇 齐柳悦
柳惔南唐徐铉徐锴皆号二龙蜀李
朝兄弟三人号李氏三龙李修四子亮叔训秀房谌四
子豫坦邃熙皆号四龙汝南先贤 (第 19a 页)
 汉荀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唐崔琯珙瑨璪玙玠球珦
注曰后汉书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少峻名节与兄
虔并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注曰平舆县有二
龙乡南史 柳悦
(第 40b 页)
文殊
少有清致弟惔字文通好学工
制文与悦齐名王俭曰柳氏二龙可谓一日千里元美 (第 40b 页)
  兄弟十龙

  唐贾曾有高节里中号一龙华子鱼与邴原管宁游学
相善号一龙汉许虔许劭号平舆二龙又刘岱刘繇
柳悦
柳惔南唐徐铉徐锴皆号二龙乌承玭承恩皆为
平虏先锋号辕门二龙又程明道以吕晦叔司马君实
为二龙蔡邕崔实许 (第 31a 页)
居更造楼深自潜匿以修道也又云荆州长
柳悦
启割城西栖霞楼下罗含章台为国
家造馆留梁州晋寿人王僧镇为馆主也宋
世宗明皇帝开岳以礼真命筑馆以招幽逸 (第 003b 页)
始也。并下五品故为六源。五入文
帖释三。初问疾品。略明权实二疾二。初分科。
二随释二。初佛命文殊。二 文殊恭
命二。初叙
意分科。二一自下随文释义五。初恭命问疾
二。初自谦。行人之常仪者行平声犹云使人
也。恭命 …… (第 0812a 页)
寿量
品。四结二智究竟。二正恭命。冀无等者冀望
也。二大众俱往二。初分科。二随释二。初众欲
随往。二 文殊
与众俱往。三宾主往复二。初分
科。净名为主。 (第 0812b 页)
文殊
为宾。宾问主答即往复也。
二初又下随释四。初净名空室现相二。初分
科。叙意。二初云下随文释义二。初神 …… (第 0812b 页)
究竟。若约自行现此相者正言。我与 文殊

除微烟。故用表之。为他亦然。理须从极表。果
报之末者亦指等觉。故地持等者上句释其
所以。次离一切 …… (第 0812c 页)

义。表土表身者表寂光法身也。荆溪云。若对
向四不可说文应表四土三身。二又下举胜
况劣。荆溪云。又 文殊
尚知欲说法华等者若
以净名望于如来诚为不易。况法华方等难
易可知。信知。何经不有天华地动放眉间光。 (第 0813a 页)
文殊
才观知异一代。便忆住世曾有见闻。故
见瑞时乃引灯明释弥勒疑。即悬知今欲说
妙法。此事尚识。况方等耶。 (第 0813a 页)
三净名称叹 文殊
二。初叙意分科。二随文释义二。初正称叹二。
初略释。二馀非下广释二。初简非善来。荆溪
云。终求无馀等 …… (第 0813a 页)
不应斥。既云初
中后心。故知。前文理合通取第六第七。但为
无缘而不堪耳。故于高位最藉有缘。所以唯
文殊
一人耳。二今文下显德缘两备。荆溪
云。皆是四不可说者有机之人理亦无说。理
不自显然由说成。 (第 0813b 页)
文殊
扣机不说而说。二释
不见相而见二。初略释。二言不下广释二。初
简见相而见。二若入下显不见相而见二。初 …… (第 0813b 页)
绝。不见众
生七方便异。不见国土净秽差品。而圆见法
界者空中即假而帝网依正终日炳然也。二
今文下别显 文殊。
荆溪云。与净名齐者今此
大会岂无齐人。故亦须以有缘简之。准前叹
德悉叹等觉故也。下去对释。但皆少于有 …… (第 0813b 页)
教知见相别。二复下约位正
解。荆溪云。复次圆教等者亦是通出知见之
位表因至果。皆是不来而来故也。然于 文殊
无趣果义。正当不来而来义也。不同众生来 …… (第 0813b 页)
故云不来相而来。见亦如是。四文殊述成其
言二。初叙意分科。二随文释义二。初 文殊

解印可述成二。初标示。言三句者世行经本
阙第三句。依大师所释准义合有但知而已。
不须添经。二初句 …… (第 0813c 页)

文以事表理。故大品等者须云二种三界意
也。又大论等者即先以佛依理不来不去。为
众生故而来而去故。 文殊
答亦依此理。二如
净下例示今义。净名为主谓 (第 0813c 页)
文殊
为来。 (第 0813c 页)
文殊
为宾指空室名去。来去名殊俱在空室。三释
见已更不见二。初总释。过此所表等者圆融
极果已究竟故。虽见者 (第 0813c 页)
有浅深 文殊
论其所
表圆极一也。二复次下别释二释述成。四正
宣旨二。初叙意释置。荆溪云。宾主相见之仪
者若二大士 …… (第 0813c 页)
若约化事今此净名本虽妙喜妙善亦是中间
迹耳。但约此迹先处毗耶。故使 文殊
仍为游
客。况复问疾亲诣所居。故有宾主设仪何咎。
二文为下分科悬示。二宣旨下随文释义二。
初宣佛旨二 …… (第 0814a 页)
无量。荆溪云。一者当时佛语辞多。译人等
存略。或是下二者通述不尽之相。如世人云
无量无已之类。故知。 文殊
殊宣佛旨不事馀
辞。堪可承旨良有以也。第一疏中明度不尽
唯取初义中译者简略。二述已情二。初叙意
分科 …… (第 0815a 页)
释义二。初问果中权疾二。初示义分科二。初
问下随文正释三。初问果疾因起。二初 文殊
问三。初问疾因起。二问久近。三问灭疾之法。
二净名答二。初分科叙意。二今先下随文释
义二。初超。答第 …… (第 0815b 页)
经文两句。初牒 文殊
问。次菩萨下正答。疏分
三。初对前文标示。二即不下显无缘正释二。
初约义正辨二。初约无缘正示。此无心 …… (第 0816a 页)
察故。或俱利俱钝。信行人闻慧利。修
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二对宿种两殊。
二成立上下。荆溪云。 文殊
问云何慰等者准
下五品既从此生下之五品。复能成上。须以
通相三观释之。若不尔者国王长者亦乐佛
身。诸 …… (第 0817c 页)
大数。故且别引具惑为俗。二故知下显经文
与一家义合。二今初下随文广释二。初为信
行人问慰喻教门。二初 文殊
问。二净名答二。
初分科悬示。荆溪云。三藏助通者故经云。说
身无常无常是三藏。不说厌离即用通门。故 …… (第 0817c 页)
三圆教慰喻二。初正释现文。
二此慰下通前辨示。四结成。二为法行人问
调伏观法二。初分科。二随释二。初 文殊
问。二
净名答二。初悬谈二。初叙意分科。调伏界内
别圆等者应云界内外。不言外者阙文。二三
观下悬示观 (第 0818b 页)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九

* 问疾品之初

此品次菩萨品来者。上佛命诸弟子菩萨各
辞不堪。今次命文殊。 文殊恭
命故言 (第 0649b 页)
文殊

利问疾品。前明净名托疾兴教大判为二。前
两品半是室外说法。今此六品是室内说法。
室外弹呵折伏多用 …… (第 0649b 页)
义。
无漏真法永无退失。已折伏竟次明摄受。故
有此品来也。今略用五义以通此品及下五
品。一此品来意二 文殊
堪为问疾人三释权
实两疾四因疾出六品五入文帖释。初意者
净名住不思议权谋。辅翼大圣显不思议真
性解脱 …… (第 0649b 页)
说不思议权实两疾。次意者室
外弹呵诸禀偏教。未入正位及诸凡夫。虽复
心折慕仰正道。而莫知修入方轨。若 文殊

室问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净名略广明
三观调伏。即是摄受引入义也。三意者若因
文殊问疾能修三观 (第 0649c 页)
。随障尽多少各生净土。
所有愿行皆成净土之行。四意者若已入正
位。前虽闻大乘犹未转酪。今因 文殊
入室更
闻六品之说。即转成生苏。故迦叶云今诸声
闻皆应号泣。即其事也。若至大品得为熟苏。
法华涅槃即 …… (第 0649c 页)
发愿往生修无动
行。是则结撮净名室外室内所有阐扬。皆扶
成大圣不思议解脱法身净佛国土因果之教。
二明 文殊
堪为问疾人者。上命五百及诸菩
萨各述被弹皆辞不堪。今 (第 0649c 页)
文殊
独堪承佛圣
旨者。略出五意。一位高二垂迹三显圆四惬
众情五随物机。一位高者 (第 0649c 页)
文殊
与诸菩萨虽
同居等觉不无高下。故璎珞云。住等觉位入
重玄门。经无量劫倒修凡事。 (第 0649c 页)
文殊
修行积久
智德高胜。位等净名故堪为问疾人也。此亦
一往也。二垂迹者诸菩萨多是实位补处。但 …… (第 0649c 页)

文殊
本地是龙种如来。今迹居补处与净名
本迹义齐。故堪问疾人也。又一往明耳。三显
圆者菩萨本迹岂可定测。但 (第 0650a 页)
诸菩萨多示弘
方便故悉为所弹。 文殊
多示弘圆教与净名
事同。故堪为问疾人也。问若尔何得为鸯掘
所折。答事等从多。鸯掘从少 (第 0650a 页)
文殊
未为净名
所弹。今承圣旨于义无妨。四惬物情者。问诸
菩萨同辅大师何得全不惬物情。答弥勒虽
是补处而是 …… (第 0650a 页)
殊虽同居补处而是左面侍者。如左面大臣
裁断自在。故惬物情。五随物机者。诸菩萨与
净名如砧槌成物。今 文殊
与净名如两槌成
物。故入室往复辞无屈滞。悦可众心为净名
称叹。岂同诸菩萨发言被折。以是诸义堪为
问疾 …… (第 0650a 页)
。义理幽微。
自非妙觉种智圆明。孰能究竟通达无碍。今
净名现疾表此。故声闻菩萨皆所不堪。莫敢
传旨。 文殊
自知善解疾义能恭圣旨。问于权
实往复无滞四明因疾出六品者。净名诧
疾意在兴教。因 (第 0651c 页)
文殊
问权实之疾。答权疾出
此品上半。答实疾出此品下半。又因权疾广
说不思议品。因实疾广说观众生品佛道品 …… (第 0651c 页)
两因。三由者由
净名托疾故有诸王士庶参问。佛命弟子菩
萨问疾。即是由疾得有室外三品。六源者以
现疾故 文殊
奉命入室问权实两疾。净名略
答广说。是则室内六品从疾而起。疾即六品
所出之源本也。二始者即是菩萨行见 …… (第 0651c 页)
三。此一品即是略明权实二疾。
次不思议一品广释权疾。后四广释实疾。

尔时佛告下五正释文为二。一佛命 文殊
(第 0652a 页)
文殊
恭命。初文者上诸所命各述被弹皆辞
不堪。但入室问疾利益事重。自 (第 0652a 页)
文殊
具前
五义更无堪任。所以命也。 (第 0652a 页)
文殊
下二 (第 0652a 页)
文殊
恭命。 (第 0652a 页)
文殊
既无被弹之失无可致辞。又五利
事重。岂可乖违大圣高旨废斯大利。是以恭
旨。文为五。一恭命问疾.二大众 …… (第 0652a 页)

竟故可敬难。其慧结实方便结权。二智导众
行行能究竟。故言皆已得度。

虽然至问疾
二正恭命问疾。 文殊
谦下之仪已备。虽智德
相邻弟子之仪凡有百所为。皆承佛力。既是 …… (第 0652b 页)
。还承佛加冀无谬漏屈滞之失。故言当
承佛圣旨诣彼问疾。问若承佛加者。上诸菩
萨亦皆堪往。答加于可加。 文殊
具于五义是
故可加。又如法华弥勒四众有疑。唯从 (第 0652c 页)
文殊
取决。岂得类诸菩萨。

于是下二大众俱往
文为二。一众欲随往。二 (第 0652c 页)
文殊
与众俱往。初所
以念欲随往者。净名神智难酬。往昔声闻菩
萨无敢当者。今文殊智德高远承佛圣旨必
论大法 …… (第 0652c 页)
二与大众俱往。其有入室闻法之机。必沾益
者皆共入城。

尔时下三宾主往复文为四。
一净名空室现相.二 文殊
见相知表.三净名
称叹 (第 0652c 页)
文殊
.四文殊述成其言。初又为二。一神
力空室二以疾而卧。空室表欲扶成佛国之
教。现疾表欲显三解脱。初云即 …… (第 0652c 页)
神力等者。
神力表用智慧。空室表佛国皆空显真寂光。
除去所有表除依报。及诸侍者表除魔外。具
如净名答 文殊。
空室表其佛国即有二意。一
成前.二生后。一成前者上佛说净土。正为众
生罪故不见清净佛土。不得生净佛刹 …… (第 0652c 页)
因。净名为扶成
佛教。逆作方便折挫弹呵。又因托疾为凡夫
说。又欲重发昔弹呵事。皆为扶成净土之说。
文殊
既来所以现空室之相。表佛土皆空。
欲与 (第 0652c 页)
文殊
广论佛国即成前也。二生后者若
现空室表佛国皆空。 (第 0652c 页)
文殊
知表因即往复论
佛国义。故于此品即得明佛国也。又因空室
身子为众须床。念食时众得见灯王佛土香 …… (第 0652c 页)
思议解脱。故前呵诸
弟子菩萨。次及托疾为诸凡夫。又欲重显往
昔弹呵成不思议解脱之教。故无疾现疾。今 文殊
受旨入室问疾。事须现疾表相。以开往
复之端。因此得论权实二疾即如来所说及
净名弹呵。扶成之说悉皆显了 …… (第 0653b 页)
净名表发罔
像得珠。[言*解]诟穷研将不失宝。亦如下文明毕
竟空寂舍。今见室空即表诸佛国土皆空。 文殊
至一床二明 (第 0653c 页)
文殊
入室见相知表。见其
室空无诸所有者。即知表诸佛土空。必欲开
发扶成佛国之教。见其以疾独寝一床。即知 (第 0653c 页)
表三德解脱必欲显发扶成。佛说不思议解
脱之教。故大论云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
问何以得知。 文殊
见相即知所表。答净名叹
言善来。以不见相而见。不见相即表四不可
说。不见依正之相而见是现相。表土表身 (第 0653c 页)
。若
不尔者 文殊
在下。何得问疾即问室空。因此
往复。又 (第 0653c 页)
文殊
尚知如来欲说法华现相表发。
岂不知净名现相所表。若不知者岂得恭旨
堪来问疾。

时维摩诘下三净名称叹 …… (第 0653c 页)
者对非善来而叹善来。若诸凡夫弟
子菩萨既无五义。不能起发不思议解脱净
土因果。广利群品。故非善来。今 文殊
反此。能
扶成法王大教。多所利益可谓善来。馀非善
来者略有七种。一诸王士庶皆有缘缚。虽蒙
说法除其结 …… (第 0653c 页)
心。本
迹虽齐与物无有问疾之缘。不能兴显岂名
善来。所以声闻菩萨皆不堪奉命者。以有如
是非善来故。今 文殊
是圆教大士本迹齐量。
知与时众有扣击之缘。故将大众如象王群同
来入室宣旨问疾。则为时众作入不思议见 …… (第 0654a 页)
即是不来相而来。今言来是来来
是自性者。来是不来来即他性来。岂得叹也。
今言若以来相而来则非善来。今 文殊
以不
来相而来故叹言善来。何者若诸凡夫皆有
爱见。此取相而来。若诸圣闻破假入真而来
此是曲径。取偏真 …… (第 0654a 页)
称可净名之怀。
但诸圆教初中后心。与此时众无有问疾之
缘。岂敢恭旨而来问疾。阙此一义故净名不
叹。今 文殊
从初发心知四不可说。无有权实
自行化他之来相。故言不来相。而能道观双
流而权而实。自行化他来。齐净名 …… (第 0654b 页)
领而入。当闻不
思议解脱净佛国土之说。皆获大利故释言
不来相而来。

不见相而见者亦是释叹善来。
文殊
不来相而来入室。以不见相而见室
空及以疾而卧。皆知表发。则悬相称可所以
叹也。言不见相而见者。以对见 …… (第 0654b 页)
虽得五眼知
四不可说。不见有三聚众生。即是不见相而
圆见法界。此是不见相而见也。乃至妙觉亦
如是。今 文殊
本迹五眼与净名齐。净名非相
现相为表 (第 0654b 页)
文殊
以不见相而见所表。此意悬 …… (第 0654b 页)
将果望因心心寂灭自然流入
妙觉大海。故言不来相而来。五眼转明至果
位时圆见法界。故云不见相而见。 文殊

(第 0654c 页)
文殊
印可述成。如是居士者前居士悬叹
善来。今文殊悬印如是。此为二。一 (第 0654c 页)
文殊
领解
印可述成.二释述成。初文者 (第 0654c 页)
文殊
言如是居
士。是正印可。若来已更不来二句即是述成
初句者。此述成前善来对非善来。何者前五
人行以来相 …… (第 0654c 页)
是金沙大河直入西
海。故来已不复更来。复次圆教初心中心虽
从直道而来不改心观。但来未至果犹有来
义。 文殊
净名皆至极地则无更来。故言若来
已更不来。此述成释叹善来不来相而来也。
若去已更不去者。此重述成来义 …… (第 0654c 页)
品云是乘从三界中出。到萨婆
若中住。又大论云众圣如是来佛亦如是来。
众圣如是去佛亦如是去。如净名空室 文殊
来入。名之为来。受旨问疾即名为去。 (第 0655a 页)
文殊

净名说来。故更以去义述成。 (第 0655a 页)
文殊
言所可见
者。更不可见。此述不见相而见。不可见而见
者。其空室现疾表果依正。若过此所表更无
净土法身 …… (第 0655a 页)
。圆见法界穷源极底与虚空等。若
过佛眼更无可见。故言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也。

所以者何至更不可见二明 文殊
释述成。
所言来者无所从来者。此释若来已更不来。
四不可说即是平等法界。诸佛所不能行。此
无有来相。 (第 0655a 页)
摩罗诘经文疏卷第十九(问疾品第五初)


【此品次菩萨品而来者上佛命诸弟子菩萨问疾
各奉辞不堪今次命 文殊恭
命问疾故言 (第 0608b 页)
文殊

利问疾品也前明净名托疾兴教经文大判总为
二段前两品半是净名室外说法今此品是室内
说法室外弹呵折伏 …… (第 0608b 页)
此品及下五品而来
也今略用五义以通此品及下五品文义。


* 第一明此品来意
* 第二明 文殊
堪为问疾人
* 第三释权实两疾
* 第四因疾出六品
* 第五入文帖释

第一明此品来意者 …… (第 0608c 页)
述大士胜智胜德大众虚心渴仰而巳未获
见闻若得问疾之人随从亲承即皆得见闻大士
神智不思议托疾利物之事故 文殊
奉命赴时众
之心令见托疾空室所表闻说不思议权实两疾
也二明三观摄受引入者室外弹呵诸禀偏教菩
萨三乘未 (第 0608c 页)
入正位及诸凡夫虽复心折慕仰不思
议正道而莫知修入方轨若 文殊
入室问有疾菩
萨云何调伏其心净名略广明三观调伏即是摄
受引入义也三为扶成净土之教者若因 (第 0608c 页)
文殊

疾能修三观断除缘障尽若少若多得见净刹各 …… (第 0608c 页)
生净国所有愿行皆成净佛国土之行也四为入
大品法华之哢胤者若二乘巳入正位尔时虽闻
佛说大乘经犹未转酪今 文殊
入室更闻六品之
说即得转酪成生苏也故迦叶云今诸声闻皆应
自叹号叫即其事若至大品得为熟苏若至法华
涅槃 …… (第 0609a 页)
修无动如来之行
是则结撮净名室外室内所有阐扬皆扶成大圣
所说不思议解脱法身净佛国土因果之教也第
二明 文殊
堪为问疾人者上命五百弟子诸大菩
萨各述被弹皆辞不堪问疾今 (第 0609a 页)
文殊
独堪承佛圣
旨者略出五意一者位高二者垂迹三者显圆四
者众情所惬五随机一位高堪为问疾人 (第 0609a 页)
文殊

诸菩萨虽同居等觉之位而就此一位不无高下
是以璎珞经明住等觉位入重玄门经无量劫报
修凡夫事 (第 0609a 页)
文殊
修行积久智德居其高胜既与净
名齐等故堪为问疾人也此是一往义耳二垂迹
堪为问疾人者诸菩萨多是实位而居补 …… (第 0609a 页)
义齐故堪为问疾也又一往明义耳三显圆者诸
菩萨本迹岂可定测但诸菩萨辅释师多示弘方
便教门故悉为净名所折 文殊
辅释师多示弘圆
教与净名辅佛阐扬事同故堪为问疾人也问曰
若尔何得为殃掘所折答曰佛从多为论殃掘所
折从 (第 0609b 页)
小义耳 文殊
往昔未为净名所弹今承圣旨
于义无妨也四物情所惬者诸菩萨同辅大师随
机何得都不阐扬圆教但弥勒虽补释师之 (第 0609b 页)
处而
是右面侍者诸菩萨事仪多是疏外 文殊
同居补
处之位而是大师左面侍者如国家左面大臣判
断自在胜于右面故为物情之所惬也五随机者
诸菩萨既与净 (第 0609b 页)
名但有如砧槌成物之机今 文殊
与净名如两槌成物之机故堪为问疾人是以入
室与净名往复辞无屈滞悦可众心往往为净名
称叹此岂同诸菩萨发言 …… (第 0609b 页)
法界其间义理幽微
自非妙觉种智圆明孰能究竟通达无碍也今净
名现疾表此故声闻菩萨皆所不堪莫敢传如来
文殊
自知善解疾义故能恭佛圣旨入室问于
净名权实两疾往复无滞也第四明因疾出六品
经文者净名托疾意在兴教因文 (第 0612a 页)
殊问疾净名答
权疾出此品上半经文因 文殊
问实疾净名答实
疾出此品下半经文是则此一品经文从疾之一
字有权有实故有也又因权疾广说不思议解脱
品因 …… (第 0612a 页)
所言三由者由净名托
疾故有诸王士庶参问如来命弟子诸大菩萨问
疾即是由疾得有室外三品也六源者以现疾故 文殊
奉命入室问权实两疾净名略答广说是则 …… (第 0612a 页)
今明室内六品大分为三此一品即
是略明权实二疾次不思议一品广释权疾后四
品广释实疾也。】

「尔时佛告 文殊
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此是第五正释入文就此一品文即有二一佛命
文殊问疾二 (第 0612b 页)
文殊
恭命问疾第一佛命文殊问疾
者上来巳命五百弟子诸菩萨各述被弹皆辞不
堪但入室问疾利益事重自非 (第 0612b 页)
文殊
具前五义更
无堪往之者所以命也。】 (第 0612b 页)
「文殊
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此是第二 (第 0612b 页)
文殊
恭命问疾也如来上巳命五百弟
子诸大菩萨既皆不堪以于往昔各有被弹之事 (第 0612b 页)
文殊
既无此失无可致辞又问疾利益事重如前
略出五利益此非小缘岂可乖违大圣高旨废斯
大利是以恭旨问疾也就此略 …… (第 0612b 页)
权二智导众行行解皆得究竟故言
皆巳得度也。】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此是二正恭命问疾也 文殊
谦下之仪巳备净名
虽智德高达敢佛弟子有所施为莫不承佛神力
今既是佛遣还承佛神力冥加传旨问疾冀无谬
(第 0613b 页)
屈滞之失故言今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也问
曰若承佛冥加堪往者上来诸菩萨被加亦皆堪
往也答曰加于可加 文殊
具于五义故可加又如
法华经弥勒四众有疑唯就 (第 0613b 页)
文殊
决岂得类诸菩
萨也。】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
二大士 (第 0613b 页)
文殊
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
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此是第二大众俱往也文即有二一者 (第 0613b 页)
时众念欲
随往二 文殊
与众俱往一所以时众念欲随 (第 0613b 页)
文殊
往者净名神智难往昔声闻菩萨莫不屈滞无敢
当者今文殊智德高远承佛圣旨相见必论大法
穷乎幽邃故咸欲随从也 …… (第 0613b 页)
「于是 文殊
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
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此是二 (第 0613c 页)
文殊
与大众俱往也其有入室闻法之
机必沾利益者 (第 0613c 页)
文殊
皆与相随共入城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 (第 0613c 页)
文殊
师利与大众俱来即
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

【此是第三明宾主往复也文即有四一者净名空
(第 0613c 页)
现相二者 文殊
见相知有所表三者净名称叹 (第 0613c 页)
文殊
善来四者 (第 0613c 页)
文殊
述成其言净名空室现相者
净名心知 (第 0613c 页)
文殊
受旨来正为显发欲托疾兴教应
须空室现相有表开往复之端也就此文即有二
一以神力空室二以疾而卧空室表欲符 …… (第 0613c 页)
事皆为扶成如来净佛国土之说今 文殊
既来问
疾所以现此室空之相表诸佛国土皆空欲与文
殊广论佛国即是正为成前之意也二为生后意
者若现室空表 (第 0614a 页)
诸佛国悉皆空 文殊
见此相知有
所表因即往复论佛国义故此品即得明佛国也
又因空室身子为众须床念食时众得见灯王佛
土远见众 …… (第 0614a 页)
无疾现疾今 文殊
受旨入室问疾事须现疾表相
以开往复之端因此得论权实二疾即如来所说
不思议解脱及净名昔来弹呵扶成之说悉 (第 0614c 页)
皆显
了分明也二生后者即是生室内六品乃至出室
二品所以然者现疾有表致 文殊
问权实二疾往
复则生此品次净名广说故生后五品掌大众还
庵罗园为成不思议解脱之教即是生菩萨见阿
閦佛二 …… (第 0614c 页)

罔像得珠为解诟穷研将不失宝也还如此经明
毕竟空寂舍今现室空及表诸佛国土皆空不可
说为舍也。】 「文殊
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此是第二明 (第 0615a 页)
文殊
入室见相知有所表也见室空
无诸所有即知表诸佛国空必是欲开发符成佛
国之教也见维摩以疾独在一床即知表三 (第 0615a 页)
德解
脱必欲显发符成佛说不思议解脱之教也故大
智论云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问曰何以得知 文殊
见相即知净名表意答曰净名叹言善来以
不见相而见不见相即是四不可说不见依报国
土正报法身之相而见是见此 (第 0615a 页)
现相表土表身也
若不尔者 文殊
在下何得问疾问室空因此往复
也又 (第 0615a 页)
文殊
尚知来欲说法华经现相表发岂不知
净名现相有所表也若不知者岂得恭如来旨堪
为问疾人也。】

「时维摩诘 (第 0615a 页)
言善来 文殊
师利。」

【此是三明净名称叹 (第 0615a 页)
文殊
所以称叹者如 (第 0615a 页)
文殊
具如前五义今来问疾必能显发不思议解脱佛
国因果之教扶成法王所说广利有缘故称叹善 …… (第 0615a 页)
诸凡夫五百大弟子诸菩萨来问疾者既不具前
五义不能起发不思议解脱法门净土因果之教
广利群品故非善来也今 文殊
师利具前所明五
义恭圣旨而来问疾起发不思议解脱佛国因果
故来必能扶成法王大教多所利益可谓善来也
所以 …… (第 0615b 页)
无缘无益不能兴显岂
名善来也所以如来所命五百声闻诸大菩萨皆
不敢恭命来问疾者为有如此非善来之事也命 文殊
无此非善来事即是圆教大士本迹与净名
齐量自知与时众有问疾扣击之缘故将领大众
如象王领群出围同来入毗耶 …… (第 0615c 页)
言净名所以叹 文殊
言善来者若以来相而来则
非善来今 (第 0616a 页)
文殊
以不来相而来故叹言善来所言
以来相而来非善来者诸凡夫来问疾者皆有爱
见此是取相而来非不来相而来若诸声 …… (第 0616a 页)
之怀但
诸圆教菩萨与此时众无有问疾之缘岂敢恭如
来旨而来问疾阙此一义故不敢为问疾之人净
名所不称叹今 文殊
师利从初发心知四不可说
无有权实自行化佗之来相故言不来相而来者
而能道观双流而权而实自行化佗心心寂灭 …… (第 0616a 页)
也以 文殊
不来相而来入室既至以不见相而见
空室以疾而卧即知表欲阐扬净国之教不思议
三德解脱之妙道则县相得意称可 …… (第 0616b 页)
眼将果望因心心寂灭
自然流入妙觉大海故言不来相而来五眼转转
分明至果圆见法界故云不见相而见也。】 「文殊
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巳更不来若去巳更不
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
更不可见。」

【此 (第 0616c 页)
是四明 文殊
印可述成也如是居士者前居士
悬叹善来今 (第 0616c 页)
文殊
悬印如是智人能知智如蛇知
蛇足也就此为二一 (第 0616c 页)
文殊
领解即印可述成二释
述成也一印可述成 (第 0616c 页)
文殊
言如是居士此是正
印可若来巳更不来三句即是述成大士之言也
若来巳更不来者此述成前善来对非善来也所
以 …… (第 0616c 页)
大河直入
西海故来巳不更来也复次若圆教初心中心菩
萨虽从直道而来无有改心改观之事但来未至
果犹有来义 文殊
净名皆至极地来巳则无更来
之义故言若来巳更不来也此述成释叹不来相
而来也 (第 0617a 页)
文殊
云去巳更不去者此重述成来义也
亦约五人虽去以去相去非是善去此则去巳犹
应更去若依圆教发心正观中道一去 …… (第 0617a 页)
品经云是乘从三界中来出到萨婆若中
住又大智论云众圣如是来佛亦如是来众圣如
是去佛亦如是去也如净名空室 文殊
入名为来
受佛旨往问疾即名为去也 (第 0617a 页)
文殊
为净名说来故
更以去义述成也 (第 0617a 页)
文殊
言若见巳更不见此述不
见相而见也不可见而见者见其空室现疾表果
地依正也若过此所表更无净土法身之可见此 …… (第 0617a 页)
过佛眼所见更
无可见故言若见巳更不见也经言所以者何来
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此
是二明 文殊
释述成意所言来者无所从来者此
释若来巳更不来四不可说即是平等法界诸佛
所不能行此无有来相约此说来即是 …… (第 0617b 页)
而来也经言去者无所至者四不可
说即是平等真法界诸佛所不能到故说去者无
所至重述成不来相而来来无所到也 文殊
言所
可见者更不可见者四不可说平等真法界中无
所可见而言见者佛眼见极更无可见即是释上
述不见相而见也 (第 0617b 页)
 宋
  柳元景
  南齐
  柳世隆      柳叔夜
  柳元伯
  梁
  柳庆远       柳悦
  柳惔       柳恽
  柳憕       柳忱
  柳津       柳偃
  柳仲礼    ……年,还京师。十二年,迁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颇厉清节,士庶怀之。明年,卒,谥忠惠。子津嗣。 柳悦
按《南史·柳元景传》:元景弟子世隆,世隆子悦,字文殊,少有清致,位中书郎,早卒,谥曰恭。
柳惔
按《
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 柳悦
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
明八年,谥肃。
左光禄大夫,侍中。赠贞阳县侯,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永明九年,谥忠武。
中书郎, 柳悦,
字文殊,世隆子,谥恭。
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加通直常侍。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永明九年,谥贞。
,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 柳悦
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
幸孰甚焉。臣旧名悦。而往在癸丑年。柳永庆之子悦。以逆贼缘坐服刑。故臣避此改今名矣。今者永庆逆名昭雪。 柳悦
之名无可避之嫌。臣欲还复旧名。伏乞 圣明。命有司依愿施行。不胜幸甚。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第 460L 页)
。辞不就。六月。拜咸镜监司。未赴。移拜江华留守。盖朝廷惜公之远出也。江都虽素号保障。而守御不固。公疏 陈文殊
白马二城之不可不筑。又曰。海西。固是江都门户。 (第 324L 页)
问有阿谁期。欲待北山隐。同题南涧诗。樵归谷口暝。吾在水边时。僧报何来客。骑驴过小陂。
谷口晚步即事 柳悦
微风夕。潭肥小雨馀。轻轻看浴雀。个个数游鱼。晚响山鸣杵。孤烟谷烧畬。农樵亦归尽。植杖望村墟。
登冬柏 (第 19L 页)
倦容。宗族称其贤。按公之世。父垠。黄海道观察使。王父广元。议政府舍人。曾王父畴。成均司艺。外王父晋州 柳悦。
北部令。令人。礼曹参议后甲之女。兵曹参判几之孙。议政府左参赞以衷之曾孙。议政府左议政具扬之外孙。生一 (第 174L 页)